服务热线:400-600-800客服:

名家评论

速朽与永恒——浅论艺术品价值评估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6-08-13来源:中国艺术大家网

价值与价格

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作品本身承载的文化价值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古代大师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常常在市场上表现非常高的交易价格,就是因其本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对于现当代艺术品来说,用市场价格去评估作品的真实文化价值是最不可取的。在艺术品普遍沦为投资获利工具的时代,掺杂太多人为炒作、哄抬的价格因素,作品在市场上表现的商品标价与其本身的文化价值相去甚远。如果一件作品本身缺乏内在文化含金量,却又被炒到远超其本身价值的价位,那么这个虚高的价格神话迟早会破灭的。我们通常针对普通商品“一分钱一分货”的信念,并不适合过多商业运作的当代艺术作品。

在完全理想化的市场环境下,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作品本身承载的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应基本持平才合理对,可当前市场完全不是这样。于此,对艺术品投资人或收藏家来说,如果不能理性对当代艺术作品进行客观的价值评估,盲目的听从商家或经纪人的大忽悠去追捧高价作品,无疑将担极大的风险。在你购买一件艺术作品时,只有支付与作品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相当(或略低)的价格时,才能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化。那么,在当前这个纷繁嘈杂的市场环境下,该如何去评估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呢?有没有什么方法穿透市场迷雾将艺术品真实价值看得更明晰呢?

价值评估是可行的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说无法判断当代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人完全是扯蛋。虽然,因市场环境本身的复杂性,要对过度商业包装的当代艺术品价值作准确的评估相当困难,但并非完全不可行。在此,我们必须先要认识到的,一件具有高价值艺术品的价值必定是由其所承载的文化含金量决定的。或许,我们现在无法准确预知哪件作品一定会成为传世经典之作、哪位艺术家一定是流芳后世的大师或大家,但至少可确定哪些作品绝不可能流传后世、哪样的艺术家绝没资格成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家。依此排除法,找准切入点,再来评估余下艺术作品价值就容易多了。

个人认为,要想评估一件作品价值的高低,至少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即:初级价值、高级价值、附会价值。

初级价值

初级价值即装饰与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的原始价值。要评估初级价值很简单,只要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美感,能达到美化家居、办公等生活环境的作用就好了。如果出于审美与装饰需求选购艺术作品,只要是自己喜欢、价格又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可。从初级价值来看,艺术品的原创性、文化内涵并不重要,如果你不想买到与别处完全雷同的东西,最好看看作品是否为批量复制方式生产出来的。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绝大部分作品实际上只具备初级价值(有些甚至连初级价值也不具备),即便有些作品价位高的离谱,也是不具备更高层次的价值。

高级价值

高级价值即文化价值。要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具备高级价值有两条最基本的底线,其一创作者身份必须是文化人,其二是作品必须具有文化创造意义。由于当代社会文化环景的复杂性,要评估一件作品的高级价值非常困难。比如创作者必须是文化人身份这一条,实际上当前社会充斥大量伪文化人,只不过是借文化的名义骗吃骗喝罢了。另外,当下许多艺术作品还被包装出“学术价值”,随便一个展览都要弄个学术主持来装逼。在笔者看来,当下艺术圈里所流行的“学术”,纯粹是倒卖概念的花瓶,完全就是一种伪文化,不提学术的作品或许文化含金量更高。如此说来,我们应该如何评估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呢?

对于较为传统的书画艺术作品来说,创作者文化修养高低,作品本身的笔墨功底、气韵、时代特征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我们看看历史任何一个书画大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内在修养非常高的文化人,即便是工匠阶层出生的大家如仇英、齐白石,其平身也是不遗余力的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最终才挤身大家之列。否认当代书画文化属性、说当今时代再不需要文人画的论调完全是扯谈。所以,那些只会画画而缺失内在文化修养的书画家,其作品无论外在形式多漂亮,都不可能具有高级价值,又何来所谓的收藏价值呢?另外,传统书画艺术具有非常强的程式化特征,但这不是让作品雷同的借口。那些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作品、以工匠手法制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不具任何意义上的文化价值,那些完全因袭古人、前人的作品最多只能当作装饰画用。

对于更看重创造性的其它现代艺术门类来说,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仍是不可忽视。何为艺术创新?当然就是指文化上的创造。如果仅将形式上的独一无二当创新,那我找张白纸随便涂几笔还可得到独一无二的图像,难道这也叫有创造性的艺术么?其实,自西方现代艺术革命以来,各种基于材料、技法、形式、观念为突破口的艺术创新早被别人玩过了,当前许多国内艺术家玩的所谓创新,只是对别人走过的老路进行无聊的重复与抄袭,许多所谓的当代实验艺术,早变成了程式化的模仿制作。这些本身既缺乏技术含量,又无任何文化突破性的东西,无疑只是当代多元化市场环境中的文化垃圾。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应该是具开创性意义的,而不是拙劣的复制与模仿。继续玩别人玩过了的材料、技法、形式、观念,还能算创造吗?按传统技法创作出来的作品至少还有技艺上的难度,而那些很“现代”“当代”“前卫”的作品有什么资格来炫耀的?未来,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应该是从精神与文化上入手的超越,这个很难,但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趋势!

对艺术品高级价值的认识,必须看清时代文化发展大趋势,只有符合时代文化进步趋势作品,才真有价值。某些东西如果放在过去某些时期,或许会成为经典之作,但现在再去重复就早过时了,比起普通手工艺人做的东西来都不如。前些日子到某现代名家在宋庄一美术馆内搞的研修班看了,一进现场就傻眼了,一个若大房子里墙上地上都摆满挂满了画,男男女女几十人趴地上像小孩子玩稀泥巴一样玩画布颜料。这些所谓作品嘛,兼具野兽派、抽象表现主义等西方流派的色彩与造型风格,技法上把手抹、刮、泼、洒等手法都用上了,可就是看不出任何的新意。这不是被西方人早玩过、许多中国人又接着玩腻了的东西吗?如果时间倒退一百年的话,这些人大概都能成大师了,可现在再去重做,真还有意义吗?

附会价值

除了初级价值和高级价值外,艺术作品还有另一类价值,我们将其统称为附会价值。如个性情感诉求、名人社会效应等,都应该属于附会价值。附会价值特点是小众化与短时性,不具备高级价值的广泛文化意义。

情感诉求如宗教群体对特定形式艺术作品的价值认可、某些个人或小众群体对某特殊作品的情感诉求,换到其它群体、其它人那里可能就不存在这种附会价值。现在许多青年艺术家作品实际上是具有很强个性情感诉求的,由于其本身缺乏应有的文化深度与高度,只可将其看作为多元文化环境的有益补充,过度追捧炒作无任何意义。对一个虔诚的信徒来说,一件与其信仰相关作品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常见一些宗教领袖随便写个书法能卖出非常高的价,这就是由信仰附会上的价值,这种附会价值对教外人无任何意义。

名人效应体现在一些名人书法、绘画作品表现非常高的市场价格上,购买这类作品的人往往是借名人光环获得社会效益。但,在商业社会中名人本身常常只是作为商品被创造出来的,一旦其商品价值丧失时,其作品无疑会快速丧失价值。当然了,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名人来说,其作品价值只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是因为作者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作品当然就具有更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当另论。

还有另一类的附会价值,如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具政治诉求的作品,一旦产生其诉求的历史环境成为过去式,其作品附会价值必将丧失。如前些年某些调侃政治的作品因某些原因被炒得很火,现在时局不同了就开始急速贬值,无疑随着时间推移其附会价值必将继续丧失殆尽。

结语

艺术品领域存在两个速朽,一是与政治捆绑的作品必是速朽的,二是缺乏内在文化价值的作品必是速朽的。商业炒作可把一个普通人变成明星,可将一件缺乏内在价值的作品炒上天价,但却无法保证长久性。只有文化上超越性的创造,才真正具有持久永恒意义,才会在时光流失中越显珍贵,而粗劣作品无论被人怎样追捧过,最终都避免不了化为尘埃的命运!

推荐关键字:

注:本网站上所有发表的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大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