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00-800客服:

名家讲坛

王子云:中国田野考古第一人的多面艺术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6-08-15来源:中国艺术大家网

    作为中国田野考古第一人,抗战时期,王子云带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开拓中国田野考古先河,采用了拍照、测量、临摹、手绘、比较学等各种手法,积极抢救民族文物。他首次发现霍去病墓前石雕的重大艺术价值,推动设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为敦煌学的研究做出卓越贡献。同时,王子云还是美术理论家和艺术家,他创立了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与西安美院史论专业,著作《中国雕塑艺术史》填补了业界空白,民国时便是艺术界“男神”,油画作品《杭州之雨》雕塑作品《孙中山像》受到到日本、法国同行赞赏。

  立体呈现20世纪美术巨人王子云先生的展览“云开华藏”,近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再次将中国美术考古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学派和美术考古学派的先驱,著名的油画家、雕塑家、美术史论家王子云先生推到人们眼前。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开中国田野考古先河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在文章中写道:“翻阅他的考察日记,便知道在那么个战乱年代,他率领了一帮人在荒山之上,野庙之中,常常一天吃不到东西,喝不上水,与兵匪周旋,和豺狼搏斗。我见过他当年的一张照片,衣衫破烂,发如蓬草,正立在架子上拓一块石碑,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他首先发现其巨大艺术价值……”

  平凹先生所描述的情形,便是王子云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工作情形。这一段时期从1940年2月到1945年8月,持续了5年多。其中对于敦煌学的贡献也是令后辈望其项背。

  这段时期也触动了陕人美出版社编辑储小平,他是王先生晚年美术考古游历作品《从长安到雅典》的责任编辑,整本书里,这个阶段最令他难以释怀: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王子云和他的同事们却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令人唏嘘。王子云先生妻子同为考察团成员的何正璜先生曾在文章中回忆:民国政府是在战乱中拨出的一点款项,没到月底,大家总是翘首企盼那点工资,有时也是不能按时发放的。就是那样的情形下,“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运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十万余里路,考察了中国重要文物,留下丰富史料,是件前无古人的壮举。直到今天,他们的成绩也无人超越。

  这要讲到王子云成立考察团动机。

  1937年,抗战开始,王子云离开巴黎回国立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授。其女王倩曾问:“在巴黎那么好,为何要回来?”王子云先生沉吟后回答:“你家的院子失火了,你在别人家做客。你还坐的住吗?”如同那个时代的大批爱国学者,纷纷从欧美返回国内,践行“文化救国”的行为。

  1935年在伦敦看到的中国古代艺术精品展,一直留在王子云的脑海。回国后,他游历云冈石窟等地,再次被中国的雕塑艺术吸引震撼。此间曾建议国民政府参加“万国博览会”,因国家忙于战事未果。王子云为了排遣郁闷心情,游历了更多古迹后,更加坚定了抢救中华文物的决心。于1939年向偏安重庆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提议: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建议以部分相关教师和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即将毕业的学生为基础,成立艺术文物考察团。提议很快受到国民政府批复。1940年2月,王子云任团长率十人正式出征,其中,还未成为王子云妻子的何正璜是唯一一位女成员。

  学者胡斌在《王子云的西北写生概述》中,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行程分为了三个阶段,但是,这是按照写生类别来划分的。而专门研究这段历史的咸阳师范学院教师、美术史硕士徐伟则按照田野考古时间和任务有不同的划分节点,并手绘出考古路线。徐伟认为“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分为七个阶段1.1941年——1944年陕西关中汉唐陵墓及周边考察;2.1941年—1942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3.1942年青海塔尔寺考察;4.1942年—1943年甘肃敦煌千佛洞考察;5.1942年,甘肃拉卜楞寺考察;6.1943年,河西走廊祁连山区佛窟群考察;7.1942年兰州考察。“在五年多的时间里,考察团在团长王子云的率领下,奔赴大西北,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考察团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西北艺术文物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而严谨的考察和研究工作,其足迹遍及川、陕、豫、甘、青五省区,考察行程达到近十万公里,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徐伟在其著作《丝路无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研究》中这样说。

  同时,“云开华藏”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宏大才提出“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正确叫法则是国民政府“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并无西北二字,希望大家了解其正确叫法,此次展览上官方证件可证实这个称呼。

  考察团在针对西安周边、洛阳、甘肃等地的考古考察中,并对当地民俗进行调查,其中,王子云先生创作了大量写生作品。比如关中写生《小雁塔》《长安端午节肉铺》《茂陵火车站至车下市场》等;甘青川等地写生作品《兰州涡桥》《平民食堂》《另一个社会》《哈萨克族新嫁娘》等;河南写生《三等夜车》《黄土层中的小饭店》《运木头》等,这些大量写生速写不仅是调查民俗风情的写照,也有先生对风景的热爱对底层人民深切同情,这些元素一直贯穿其考察团期间。此外,先生更多绘制了《太宗昭陵》《唐五陵全景图》《唐十八陵全景图》《临敦煌莫高窟擘画》《唐宫廷吏李爽墓壁画摹本》等等大量考古资料。用艺术家的手段用在了考古上。这也是他与考古学家不同处,西安工业大学教师、博士刘天琪这样解读:“王先生既有考古学家的严谨科学,又有艺术家的情怀和判断力。”

  而考古过程中的艰辛程度,王子云的考古日记中的描述可见一斑:“从兰州到敦煌,要坐汽车经河西走廊,即经武威、张掖、酒泉去安西,再由安西去敦煌。当时由兰州到敦煌有公路汽车可通,酒泉到安西需专雇骡车。因为酒泉以西完全进入了戈壁滩,汽车无法通行。酒泉到安西约计280公里,骡车要走三天,坐在盖有毡席的骡车里,耳边响起了呜呜的风鸣声,顿时飞沙走石扑面而来,不由忆起唐人诗中所描述的‘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仰头不见天,混混竟朝夕’的瀚海戈壁情景。而由安西去敦煌约180公里,走的是沙窝路,软沙没胫,竟连骡车也无法通行,又因无骆驼可雇,不得已只好改坐农家的木轮车。……这里的这段路,更因白天气候奇热,牛车走得慢,因而必须改在夜晚行路,白天休息。”

  就是这样,王子云和他的文物考察团五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壮举,期间在西安,重庆,兰州分别举办了三次汇报展,国人对这些优秀文物感到震惊,激发了民族自信和抗战决心。五年多的时间,考古成员们也先后有变动,而王子云和何正璜先生坚持了全程。

  下面是“国民政府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人员名单(徐伟提供)。团长:王子云;主要团员:雷  震、何正璜、邹道龙、卢善群、 姚继勋、梁启杰、周思铭、戚承先、张仁均、陈典尧、马基光、李炳章、夏子欣、李松如、赵春祥、郑祖良 ; 参与过考察工作的人员:萧传玖、李朝杰、 张新亚、赵翼鸿、张滨星、赵瑞琪、马毓珑、 靳文彬、蔡子英、路家壁、黄  欣 、刘文奂。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就其性质说,它应该是一个新兴的学术性考察机构。运用较为完备的资料收集方式,即以石膏模制、图形摹绘或测绘以及拓印、摄影等,把原有较好的雕塑、壁画、古建筑、古器物等复制下来,以利于保存。即使原物被毁坏,仍然有复制的图形资料可资研究,同时还有用文字加以叙述的方式以作为图像的辅助资料。因此,考察团分为模制、拓印、摹绘、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等六个作业组,每组由一至二人组成,团员十一人(有少数专业技术较强的,如测绘、拓印等,是公开登报征聘的),除一人专理总务、主管生活之外,其他。十人也可身兼两组,团长则是各组兼顾。”王子云曾这样定义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也指出了其考察所用专业技术和方法。

  “王子云先生是中国田野考古的第一人。田野考古跟美术考古他都是第一人,只是称呼不同,美术考古更侧重于美术,田野考古可能有大量的民俗等,田野考古的范围更广泛一些。”西安工业大学教师、美术学博士刘天琪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开拓中国田野考古先河的。他们当时采用了拍照、测量、临摹、手绘、比较学等各种手法,都是相当先进现在也在沿用的。王子云先生在法国的时候就受到其导师影响,对考古那时就有一定认知。”


推荐关键字:

注:本网站上所有发表的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大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