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00-800客服:

新闻人物

邱志杰:媒体艺术到了该“翻篇”的时候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6-08-19来源:雅昌艺术网

    导言:在一号地的工作室终于又见到邱志杰,他一边招呼着造访者坐下,一边手执毛笔画着他的那些“地图”。他说必须得学会和古人一样,边画画边聊天,要不然干不了活。在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的一个月后(邱志杰被央美聘用央美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试用期为一年;同时他也将一直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任教,主教硕士和博士,总体艺术研究所也将长期存在),他决定放出这个消息,为的是招兵买马。

  “我们需要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需要有责任感有热情的教师,不管你是当代艺术家土鳖老革命还是怀揣梦想要来报效祖国的海龟,都来试试!我们需要各种校外实践基地;特别需要创新科技公司帮助我们发展除了媒体艺术之外的更广阔的科技艺术视野。我们需要有人捐器材捐设备捐书;需要有人捐奖学金;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家捐出你们的批评意见!有大家在,才有信心。”

  一边在朋友圈打着广告找人,一边起草着要递给院里边的关于实验艺术学院的“十三五”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在是征求意见稿,吕胜中老师看了之后很激动,他非常高兴,说非常大气。当然我们现在有很大困难,就是我们的老师肯定跟不上,所以要改变一种工作的方式。”邱志杰指的是可以大量依赖合作,比如聘请科技公司……

  因为在他的规划里,除了既有的“核心”——实验艺术,和他的“社会艺术”外,实验艺术学院将迎来“新生儿”专业——科技艺术。在邱志杰看来,媒体艺术这个词已经限制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必须拓展到科技艺术,艺术在科技领域的可能性远比媒体要广阔得多。


“实验艺术”方向是要培养拿金狮奖的人

  在邱志杰的教学框架设想中,央美的实验艺术学院要形成必修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工作室专业方向教学互相衔接的分段教学体系;同时在实验室教学、本科专业科系教学和研究所教学三者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本科教学阶段,实现三个专业方向工作室机制的建立,即实验艺术、科技与媒体艺术、社会性艺术等三个选修方向。

  其中,在“实验艺术”方向中细分的有自我表达、传统语言转换、艺术语言研究、艺术体制研究。

  “这一块更像传统的当代艺术专业,可是我们学院叫实验艺术学院,所以这一块叫‘实验艺术’其实不适合,昨天下午我们一群人还在这里论证到底要叫什么呢?其实这一块就是未来要去参加在798的画廊把画卖掉,要在香港艺博会上把作品卖掉,要去威尼斯参加双年展,最理想要拿金狮奖的。”邱志杰停下手中的毛笔,拿起手中各种修改、标记的征求意见稿说到。

  在邱志杰看来,名字暂定为“实验艺术”的这个部分其实有点儿像是基本艺术或是艺术的内核,其他两个方向象征左右手,一手往“科技”伸,一手往“社会”伸。“可是这个部分怎么叫也不好,叫基础艺术,显得像基础部,好像也不能叫核心艺术,其实可以叫做元艺术,但是也没有这么叫的,估计妥协一下可以叫自由艺术,因为自由艺术是德国的概念,德国的美院其实就是纯艺术。”

  “社会艺术”的学生未来要出梁漱溟那样的人

  邱志杰说“实验艺术”方向的学生要力争去威尼斯拿金狮奖,“社会艺术”的这部分最理想的则是可以出梁漱溟那样的人,到小城镇去做国家项目。在“社会艺术”的细分里,写着社会调查、新类型公共艺术、语境艺术几项内容。

  而每一项细分里又有着各自需要get的技能,比如在“社会调查”里必须得有田野调查技能、口述史和纪录片、家族史和地方志;而“新类型公共艺术”则包括特定场所制作、特定人群互动、新闻题材处理、采集性创作、传播型艺术;“语境艺术”则包含有社区艺术、小城镇和乡村建设、儿童创造力开发、养老和艺术、节日与游戏。

  邱志杰的设想是在原有的社会调查等课程的基础上,完善社会性艺术的研创和教学体系:应对中国社会文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现实、新任务、新机遇;解决从社会现实要素的采集到艺术性创作的转换等方法论问题;解决社会介入、参与等国际当代艺术圈的核心理论问题。建立起基于社会需求的社会艺术课程体系。



推荐关键字:

注:本网站上所有发表的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大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详细]